江西世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淑华: 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什么是创新?有人回答,创新,就是要敢为人先。
江西世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奇医疗”)董事长应淑华女士就是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者。
世奇医疗从省内医疗设备维修公司,发展到如今集维修、销售、租赁、投资等多元一体的医疗公司,掌舵者应淑华20多年创业的过程,只有一个词可以概括:创新。
创新领域 寻找行业“蓝海”
世奇医疗的新厂房位于佳海产业园内,一栋四层、3000多平方米的楼房,下面做车间,上面办公。这里就是应淑华事业新的起点。
因为年前才刚刚从国贸大厦搬过来,很多设施和装饰都还没有到位,这也是应淑华近段时间的工作重点。站在窗边,可以看见,周围环伺着很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应淑华莞尔一笑,说:“有竞争才有发展,对客户来说也是好事。”
采访一开始,应淑华就很明确地向记者表示,她要将世奇医疗做成一个百年企业,成为行业的引导者。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应淑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昌人,从学校出来后,原本想当老师的她却阴差阳错的在象山宾馆当了3年的服务员。之后,她去到南昌的广告公司——金钥匙,担任市场部经理,负责市场调研和策划。
在金钥匙的三年对应淑华的影响很大,因为负责市场,她开始学会以整个市场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因为应淑华工作积极、踏实肯干,老板非常赏识她,让她担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不过,特立独行的应淑华却有了新的主意。她想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由此,世奇干洗行在南昌开业了,应淑华也迈出了创业的一步。虽然门面不大,但当时南昌街头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干洗行,因而生意还算稳定。
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西各大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都是外国品牌,售后维修也都是交给这些品牌企业的工程师来负责,费用非常高。
当时,应淑华的家人正好是负责南大二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工程师。在了解并咨询了相关情况后,应淑华和家人商量:为何我们不能自己来做这个设备的维修呢?既赚了钱,又帮医院省了费用。
于是,应淑华找到二附医院的负责人,直截了当说,省医疗器械公司承包医院医疗设备保修的收费是25万元/年,她只要10万元,而且先维修后付款。医院负责人一听,欣然同意了。第一笔业务顺利完成后,很多医院都争相找到应淑华,希望她来承接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业务。
看准这个时机,1996年,应淑华成立了世奇医疗,从事医疗设备的维修和销售工作,这也是省内医疗设备维修公司。她也由此成就了自己医疗器械一阶段的辉煌创业历程。随着行业和政策的变化,她第二阶段的创业磨难也随之而来。
创新理念 创造行业奇迹
创新,就是要敢为人先。应淑华评价自己,是一个很勤奋的人,而这种勤奋不仅是身体上奋斗,还有精神上的专研。“我喜欢思考问题,而且总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思考。”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工作采取的是“小而全”的模式,每个医院基本都有一套自己的后勤保障系统,即“医院办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保障效率不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外包、托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应淑华就看到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前景,决定开辟医院维修服务托管。2000年前后,她与合作的医院洽谈,承包医院所有的后勤服务,包括医疗设备的技术、配件问题,以及后勤人员的管理问题,以公司的技术优势保证医院设备正常运转。应淑华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是以技术起家,也是靠技术发展。”
彼时,后勤服务托管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国外的工程师,因为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全是国外的品牌,也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垄断。而应淑华的此项举措每年可以为院方节约维修资金数百万元,获得当时省委、省卫生厅领导高度评价。她也先后被江西省肿瘤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聘为设备维修中心主任。
应淑华说,那时候的她可谓是雄心勃勃,准备把后勤服务托管做成连锁,而当时全国各行业都很少有连锁的概念。虽然有想法,有干劲,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医疗设备更新太快,我们也受到厂家的限制,零配件供应有困难;关键还有人的问题,医院的后勤人员属于医院底层员工,很难管理;另外,与临床科室的矛盾也时有发生。”在诸多限制下,应淑华感觉这项业务做下去很难,就开始慢慢收缩。
在做后勤服务托管业务的同时,应淑华还大胆在新余市中医院等医院投资大型医用影像设备,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企业则每年收取租金,世奇医疗一时成为江西省医疗设备投放多的企业。
其中,让应淑华记忆犹新的就是在奉新中医院的投放。那个时候,省内很多中医院经营状况不佳,应淑华就免费把设备、技术提供给这些医院使用,再慢慢回收租金。而奉新中医院是宜春市一家上CT的医院,后期的经营仍然没有太大改善,也就意味着这笔投资失败。但她并不感到遗憾,“看到这么多中医院发展得更好,我感到很欣慰,也算是实现了企业和医院共同成长发展。”
22年来,世奇医疗一直秉承“服务医疗 德艺为先”的经营理念,除尽心尽力服务好客户单位外,在资本市场也广结善缘。公司前后与荷兰拉赫兰顿融资公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源源不断的为省内多家医院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企业也由单一维修向销售、投资、租赁等全方位服务转化,走上一条稳步发展的道路,先后成为中国诚信示范企业和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是医疗设备行业全国知名企业。
创新学习 实现人生价值
应淑华说:“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耕耘、收获的过程。”在创业的同时,她一直坚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当公司进入新的阶段时,她开始感到自己管理知识的缺乏已经开始阻碍公司的发展,2002年,她报读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在班上,她也许不是成绩好的一个,但是努力的之一。2006年,基于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她报读了北大的国学班,充实自己的文学素养。“平时工作之余,我喜欢看看书,灵感来了还会起笔写点东西。”
就是凭着她特有的韧劲和拼搏精神,经过自身的努力,应淑华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武汉大学领军人才培训证书、职业经理资格证书、江西师范大学英语本科学位、中国女企业家可持续性发展征文比赛获得优秀论文奖。
应淑华也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个体户的小老板成长为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并先后评选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江西省十一届省政协委员、省直优秀党员江西优秀女企业家、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无论在成功或是失败的时候都能有所收获,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是应淑华对每个人真挚的祝福。为了帮助更多的女性企业家快速成长,她积极参与江西省女企业家协会的各项工作,与她们交流,了解她们的难处,并为解决问题而奔走。
作为南昌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应淑华就不能仅仅关注自身企业的发展,还要把脉、引导整个行业的未来方向。所以,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到行业内的企业去走走、看看,并组织业内人士进行探讨,以期让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在采访中,应淑华表示,对这个行业的未来既期待也有担心。她认为,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行业,但由于缺乏管理、从业门槛低,导致市场有些混乱,“一句话形容就是:这个行业赚到钱的不少,但把企业做好的不多。”所以,她正在筹备建立一个服务平台、培训平台,为行业内所有的从业者、企业服务,把全国一些好的理念、管理方式、产品传递给他们,提高行业技术、管理水平。
世奇医疗二十多年的历程,承载着应淑华的企业梦、中国梦。她耿直、厚道的性情,稳重、实在、低调又不乏魄力并充满激情的处事方式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应淑华的率领下,世奇医疗正以推进企业发展为基础,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对话·应淑华
谈企业规划:长远目标,短期规划
JBN记者:你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何规划?
应淑华:世奇是要朝着百年企业发展的,不过现阶段我只为世奇医疗制定了3-5年的发展战略规划,涵盖了六个目标五个板块。比如,我们会做零配件的研发、加工,从根本上降低后续维修的成本;还会生产一些二类产品,这些产品中肯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元素在里面。这方面,我们会与科学院、大专院校合作,把我们的理念、方案通过社会的力量共同打造。
谈企业传承:企业生命力还是要由家族来传承
JBN记者:世奇医疗是否会让你的孩子来接棒?
应淑华:企业不一定要做大的,而是要做有生命力的,那就要有传承。我认为企业的生命力还是要由家族来传承,经营管理上却可以通过寻找合伙人、职业经理人等方式来整合。
谈个人性格:性情中人
JBN记者:你认为自己性格如何?对企业有何影响?
应淑华:我挺有亲和力,但不善于解释,只是谈到生意时,就会有很多想法。但我是性情中人,比较随性,作为企业家来说是致命的弱点,不利于企业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799号佳海产业园二期120栋 电话:0791-8649-6193 邮箱:shiqigong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