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banner

国产CT企业突围,进口替代进行时

2020-08-27 00:00:15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中大的子行业之一。CT则是影像设备中规模大的市场。在鼓励国产、审批放宽、公共卫生急救体系补短板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CT发展迎来高光时刻。全国CT市场一片向好,国产CT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目前,全国医疗市场配置以中低端CT为主。2019年,64排以下CT需求量大,国产玩家众多,竞争激烈。64排CT采购量占比较高,为34%。64排以上的高端CT采购量少,占比不足10%,仅上海联影和沈阳东软两大国产品牌在该细分领域有所突破。


从产品成交均价来看,64排以下CT成交均价在430万元左右,64排CT产品均价在1000万左右,64排以上的高端CT的成交均价近2000万元。因为不同档次的CT价格差异较大,所以64排CT是市场规模大的细分类别,占据CT市场的“半边天”


在不同的细分类别,国产替代进口程度各不相同。64排以下CT国产化率高,2020年H1首次超过40%,进入攻坚期,实现进口替代指日可待。64排CT国产化率稳定在20%,进口替代进入关键期。由于高端CT技术壁垒较高,64排以上CT基本上由进口品牌垄断,国产产品仍处于进入期,国产化程度较低。


64排以下CT实现进口替代大势所趋,64排以上高端CT进口替代短期难以实现,所以CT整体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在于64排CT国产化程度取得质的飞跃。从医招采的数据来看,上海联影和沈阳东软是64排CT进口替代的主力。2020年H1,64排CT国产化率超过20%,其中上海联影和沈阳东软贡献率将近95%,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康达洲际、北京万东等其他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上海联影和沈阳东软在替代进口的同时,也抢占了一部分国产厂商的市场份额


从采购主体来看,区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是64排CT的采购主力,2019年两大医疗机构采购占比合计超过90%。因此,区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是CT进口替代的主战场。2018~2020年H1,区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对国产CT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疫情进一步推动了国产品牌向上渗透,2020年H1,在区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CT国产占有率均超过1/4,且呈现上升的态势。


具体来看,在新冠疫情中受益大的国产品牌是上海联影,其市占率在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均有大幅的提升,尤其是在市级医院同比增幅逾10%。沈阳东软市场份额稳步增长。除这两大品牌外,2020年H1,其他国产品牌在市级医院同比增幅不足1%,并且在区县级医院的市占率萎缩了30%,处境更为艰难。


综上所述,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CT领域国产化更加依赖于上海联影和沈阳东软。国产厂商64排以下CT基本已实现突破,竞争红海;64排以上CT国产市场份额低,“GPS”优势地位短期难以撼动。现阶段,64排CT处于“技术静默期”,有利于国产品牌“追赶”进口品牌,进口替代潜力大。而且在疫情和政策的推动下,上海联影和沈阳东软在“主战场”(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接受程度提高,有望加速CT领域进口替代进程。


标签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799号佳海产业园二期120栋    电话:0791-8649-6193       邮箱:shiqigong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