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banner

美国对中国公司、中国产品的强烈施压,医疗人更应兴国重器,向低价说不!

2020-10-23 16:11:58

昨天,“今日聚焦”发出文章:

美国禁止华为!苹果新手机,在中国却被疯抢!这是怎么了?

文章对一种怪现象进行了深度思考:

美国禁止中国华为手机进入美国,甚至禁止使用美国技术的任何企业为华为公司供货、代工!

同样是手机,为什么美国的苹果手机,就被中国人疯抢?

文章提出核心观点:

当一个国家对中国采取严重敌视行为时,中国人还对这个国家的商品趋之若鹜,实在不正常!

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禁止中国的某些产品进入时,而中国人却对这个国家的同类产品,疯狂抢购,实在不正常!

 

对这种现象,很多读者也积极留言。

他们说:

——力挺华为不是嘴喊,要落实在行动上。疯抢苹果手机不正常,也不安全,很不理性。悲哀愤怒!

——有些媒体太不象话!吹棒苹果。购买国产,难道不应该与爱国相关?美国禁华为,我们难道不应禁苹果???

——力挺国货,爱我中华!华为是中国的华为,中国人民理应像爱戴胸前的鲜花那样呵护她,捧起她,托举她,高高举起她!

 

但是,也有少部分人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

比如,有位网友说:

“抵制洋货,购买国货”那是百年前弱国无奈。政治是政治,生意归生意,唯有容人大度才能开放强国富民。


面对美国对中国的强烈施压,还抱有“政治是政治,生意是生意”的想法,太幼稚了!

如果用这种想法麻醉中国人,动员更多中国人无视美国对中国公司、中国产品的压制,动员更多中国人积极购买美国产品、美国手机,就是别有用心!

        

“国产产品便宜”已成为大众观念,而质量差、价格低更是国产医疗器械惯有的大众印象代名词。这就造成进口医疗器械约占国内90%市场。其实,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经多年努力有了巨大进步,但大众对其惯有印象仍没有改变。所以要让大家知道国产医疗器械在能把质量做好的同时,也可以不便宜。


医疗器械:不再以卖得便宜为荣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多元化社会,需求也应多元化。目前的市场需求中,处于低端的是国产产品,处于高端的是进口产品,在国产产品质量有了飞跃的今天,对其发展是很不利的。在国际医疗产品市场,中国产品很难走出去,能挤进低端市场已经很不错了。显然,一味追求低价的方式值得深思。


国产医疗器械起初是因质量不好而定价较低,定价低则难有空间提升质量。恶性循环下来,在临床上已经形成的印象是:患者想省钱就用国产的,追求质量就用进口的。同时,国家也鼓励国产医疗产品降价,以让更多患者能治得起病。


pic_001.jpg


其实价格应由市场决定。反暴利是我国经常提的口号,国际上很多国家提的口号是反垄断,内涵其实一样,只要不垄断就不存在暴利,但这些值得我们思考。zhuanli是有期限的,在zhuanli期内通过保护让发明者获得社会奖励,能鼓励创新。但zhuanli期过后开放竞争,这样社会可达到某种平衡。合理的价格会催生更多的创新。


我国的创新产品近几年大量增长,质量性能均可媲美甚至超越国际品牌产品,将来也要改变国人“国产产品便宜”的观念,国产产品不应是廉价的代名词。


医疗价格:一味追求低价格已走进死胡同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医疗界的标签。其实这是对医疗问题大的误判,误判的结果是错误应对,头疼医脚,甚至使情况更恶化。在这种误判下,30年中国医改所作的大努力就是降价。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问题不是贵一些或便宜一些,如果质量不好,便宜一点又有什么意义?过度扭曲的价值恰恰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很多项目已降低到成本价格以下,甚至远低于成本价格,但降价并未带来任何核心问题的解决。


在此背景下,医院想要活下来,只能选择薄利多销,像流水生产线一样提高效率,不断追求患者赶快看诊、赶快住院、赶快手术、赶快出院。因为利薄,因为中国的知识不值钱,医院只能以快求活。只好把质量放到次要位置上,甚至是鼓励或变相鼓励用宽之又宽的适应症去安排病人住院、检查和手术。


pic_002.jpg


一个心脏超生检查在美国要人民币7000多元,中国仅需要230元;而因为关税,同样一台心脏超声机器在中国比美国的价格贵约20%。因此,中国心脏超声检查的价格远低于成本,出路只有一条:多做。一部机器在美国每天为5-6位病人做检查,在中国则每天为50多位病人检查。


中国的医疗收费绝大部分是成本价的1/20-1/30,大多数人却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曾经的一位朋友成天抱怨国内看病的贵与难,却在美国旅游时因阑尾炎手术花费人民币60多万元,而且手术是由一名医学生操刀,手术刀口超长且术后感染,但却没听说有怨言,原因是因其买了旅游保险。因此,贵与不贵的感受是由谁支付所产生,与是否合理无关。


对于医生而言,由于知识在国内不值钱,挂号费和手术费不能体现其知识价值,通过多开药、多开检查才能获得高收入,在这一体制下成长和熏陶出来的医生价值观已产生改变:严谨的判断不值钱,正确的决策的手术都不值钱,但开药,检查可以带来价值!这就是错误的价格导致错误的价值观。因利薄,整个医疗界仅靠在大量医疗浪费前提下才能苟活。


过去30年来,医院疲于应对各项政策调控。一个政策又一个政策不断出台,这里说不给钱,那里说拒绝支付。但总觉得没有改到点子上,如公立医院要保持公益性的问题。现在的医院不是完整的公立医院,自负盈亏不能称为真正的公立医院,真正的公立医院才能完成好公益性的任务。


另外,将来还应有更多的医疗服务分层,应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的同时,满足多元化需求。


医疗质量: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问题


如果看病难,看病贵不是中国医疗核心的问题,那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钟南山院士曾讲过一句很悲哀的话:中国不缺医生,但是中国严重缺乏合格的医生!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主任陈纪言完全赞同这句话。由此,他表示想起一个很怪的现象:


在国外从没有听过,在中国却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是:专家。在美国我从没有听到过“专家”一词,因为所有医生都是标准化培养和标准化行医。


我在澳洲接受训练时,病人从我的外貌和口音很明显可以判断出我不是本地医生。我记得当我和一位患者谈病情说到“你的情况很严重,需要做一个开刀手术”时,他的答案令我非常惊讶。他竟然安慰我说:医生,不用担心,你安排手术就行了。他甚至没有打听要具体安排哪一位医生,他的技术如何等。这说明患者对整个医疗系统非常信赖,并没有要求“替我安排一位专家做手术吧!”,因为所有的医生都是“专家”。而这份信任是源自于所有医生都有很高的医疗水平。


国内医疗系统做不到的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刚刚所讲——错误的价格导致错误的价值观,医生的价值观会被错误的价格所扭曲。大部分医生感受到,开药值钱,知识不值钱。而这个问题应深入去思考,深入去讨论。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每一个人,不去纠正这些根本的问题,还只是一味去降价,不能解决问题。


医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判断和决策,判断有没有病?是什么病?决策什么样的治疗是佳治疗?应慎重对比及深思熟虑后才可以作出佳治疗策略的选择,可惜现实与理想距离太远,现在很多医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弱,原因有多种,其中,好医生并没有受到鼓励是重要的原因。


pic_003.jpg


中国医疗没有什么问题比质量问题更重要,且牵涉到每一个人,毕竟生老病死没有人可以幸免。


社会价值:鼓励善 引导向善


一定要鼓励善的,当不去鼓励善的,恶的就会占据主流。


比如,我们要鼓励民族企业不再走低成本、污染环境的路。


就拿国产的矿泉水来说。每瓶成本差不多要1块,卖也差不多1块,因为价格中没有把环保费用在内。矿泉水瓶不会降解,即便到了100年后,喝这瓶水的人已灰飞烟灭。而这瓶子扔在泥土里治污的成本又是原来价格的几十倍。我们透支了环境和资源,把责任推给了子孙后代。所以,非常赞同每瓶矿泉水价格贵一点,更应提倡环保节约。


在国外常看到街头饮水点,这样很环保,也经常看到白领一族自带午餐上班,外出旅行带大罐的瓶装水,瓶子是可以回收的。我们就应该鼓励这种爱护环境的行为,也应从制度设计上限制不环保行为,如不能卖那么便宜的水,价格不是越低越好,过低反而有害。卖贵一点,就能鼓励大家出门的时候带个水壶,上班的时候带一个饭盒,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社会价值。


社会怎么走,价格是中心,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


在社会学上,价格本身是中性的,合理的价格起一个调节和杠杆作用;从经济学上看,难和贵是拉不到一起的:贵就不难,难就不贵。相反,价格过低会导致更严重的浪费。


如我们经常在饭馆看到点了满桌子的菜却大量剩下,令人心疼。日本的食物贵且很少浪费。我们要能帮农民的好办法,就是提高从农民手里收购农产品的价格,过低的食品价格还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如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我们是不是还要拼命追求低价,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临床创新: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我们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走。


pic_004.jpg


如何创新?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每个人都不会缺乏创新的能力,只是多少有异,也可通过后天学习使创新能力增强。


首先要善于观察,不但要观察临床,还要观察社会,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要明白临床有哪些需求,用哪种方法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临床医生是创新的优势职业,因为目前医学还处在一个很原始、很初级的阶段,有大量的临床日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


怎么提高我们发现疾病的能力?

怎么才可使手术更顺利更有效?

怎么才可减少并发症?

怎么才可预防感染?怎么才使治疗更有效?


我们每天都面对类似的问题,很多问题一闪而过,我们要善于抓住很多一闪而过的念头。因为有些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想清楚的,有些时候灵感则是一闪而过。


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创新的念头,只是有很多时候念头一闪而过却没抓住。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念头都是好的,都值得去深入。


有些时候你觉得一个念头很好,但当深入分析后就会放弃。一些怎么都放不掉的念头,就要把它细化,看看能否变为创新的手术方式或医疗产品。


现在我国的科研投入很大,但基本上是偏重于基础科研,将来应更偏重实用,实用创新才能转化,才能变成社会财富。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更多鼓励应用型创新。


另外,建议取消科研成果奖。


科研成果奖在20-30年前对推动科研创新有很积极的作用,现在已有相当的异化。创新是否有益,有多大益处,应交由社会或市场去检验。如果一项科研创新是有利的,社会和市场自然会给予回馈,而不需要政府来评选是不是可以拿奖。先进国家为什么没有科研成果奖,我们应该思考。


pic_005.jpg


现在正是大力鼓励创新的好时候,要通过创新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财富。国家和社会应该积极鼓励创新,鼓励创新产品多卖点钱,多交点税,发明人也能得到很好的回报,多做一点回馈社会的事情。这是健康社会的做法,而不是一味低价。


不用担心会不会鼓励得太多,应交由市场去决定价格。每个人光着身子来到这个世上,离开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所以,财富只是个数字,应用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而且,一定要鼓励好的。当社会不鼓励“好”,不好就容易占据主流。


近几年来,企业和国家投入持续加大,对医疗器械的资金支持呈倍数增长。企业加强研发和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国家对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的力度越来越大,预计未来对高精尖医疗器械的优先审批将逐步成为一种常态,从而为医疗器械的快速增长提供助力。




标签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799号佳海产业园二期120栋    电话:0791-8649-6193       邮箱:shiqigongsi@163.com